埋砂法復合電沉積金剛石磨輪工藝流程
埋砂法復合電沉積金剛石磨輪工藝流程為:金屬清洗劑脫脂—清洗―防鎊處理—做阻鍍 ―上掛具―浸鹽酸—清洗―電解酸蝕—清洗—帶電入槽預鍍—入砂罩植砂―固砂—補植砂—固砂 ―轉動下加厚鍍—出槽清洗—下掛具―清除阻鍍 ―上掛具―浸鹽酸―清洗—化學鍍鎳或其它表面 保護處理―清洗—干燥—下掛具―檢驗—包裝。金剛石砂輪表面光潔度光潔度和粗糙度都是一回事,只不過一個老標準,一個是新標準。
植砂:將金剛石牢固鑲嵌在金屬基體上是保證電鍍 金剛石制品的關鍵。CBN的抗壓強度很高,這意味著在惡劣的條件下使用時它能保持顆粒完整而不易破碎。軌道板磨輪基體質量達124 kg,且型面不一,據了解國內制造廠家大都使用經典 的撒砂法即把經預鍍的工件置于鍍液內,并將每個需要植砂的型面幾經轉或移動分別在處于水平位置的型面撒上d為425-600 μm的金剛石顆粒,每撒一型面施鍍1 h左右,一般需經12次左右的鑲嵌 鍍覆才可使基體各型面完成植砂。
滿足上機磨削時對動平衡的要求
這種植砂法容易造成砂層疊加,在每次轉動或移動工件時,前次 鑲嵌型面與下次的鑲嵌型面鍍層厚度不一樣,每次植砂外的型面仍繼續在鍍液中沉積鎳層,勢必導致 整體覆合鍍層厚度差異,尤其前幾次與后幾次被鍍型面鍍層厚度更為懸殊。
為此需要對鍍后產品相應部位做較大的修整,方能基本滿足上機磨削時對動平衡的要求。采用埋砂法植砂鍍鎳,工件的各型面鑲嵌鍍一次同時完成,型面胎體厚度相差很小。消除了電鍍工藝加工中對軌道板磨輪動平衡的嚴重影響。
磨邊輪過后磨之后
磨邊輪過后磨之后:600×600(mm)磚對角線控制在848-849(mm),800×800(mm)磚對角線控制在1131-1132mm。
磨邊輪對角線差:分為規則對角線和不規則對角線差。
1)規則對角線差:對角線長線或短線始終出現在同一位置。可調節推磚器解決。
2)不規則對角線差:
a.檢測過前磨后的磚坯是否存在對角線;
b.對中夾板是否穩定,存在偏差;
c.推磚同步帶是否松緊一致、同步;
d.磨邊輪相對的一組左右兩邊吃刀量是否一致,協調;
e.壓梁是否能壓住磚坯;
f.同步帶、壓帶是否同步,底板是否有磨損。
磨邊輪磨邊粗、邊直度:磨邊要求光滑,不能有鋸齒;邊直度≤±0.3mm。
1)后磨機相對的一組磨邊輪吃刀量,調節不一致,特別是后一組有這種現象,就會造成磨邊粗和存在邊直度。
2)同步帶、壓帶不同步,壓梁壓不緊,造成邊直度。
3)修邊輪吃刀量過大,致使修邊輪磨損嚴重,出現修邊粗,必須停機用磨邊輪重新打磨。必要時停機更換。
磨邊輪倒角不均:倒角為0.8—1.2mm,大于1.2mm時為倒角寬,小于0.8mm時為不倒角。
1)出現倒角寬時,檢測前磨倒角是否過大,造成后磨無法消除。
2)后磨對中夾板調節不到位,磨偏,一邊磨多,一邊磨少,造成倒角寬和不倒角。
3)新換倒角磨輪后,氣壓過大造成倒角寬。
4)氣動倒角角度調節不到位,造成局部倒角大或不倒角。